“动态清零”并非追求“零感染”,也不是“零容忍”,而是及时发现、快速扑灭,不造成持续性的社区传播和规模性的疫情反弹。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全国一盘棋,如果个别地方“动态清零”不坚决不果断、擅自搞变通打折扣,病毒就可能在当地生根,导致当地疫情迅速扩散、外溢,甚至出现跨区域传播,成为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各地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努力控制住本地疫情,才能赢得全国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事实上,“动态清零”与经济发展、正常的生产生活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相互协同的。抗疫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肯定要付出一定成本,但评价抗疫的成本和收益,绝不能仅仅看经济上的成本和收益。生命无价,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疫情防不住,经济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要算大账、总体账,动态算账,既算经济账,也算民生账,更要算生命账。中国采取的“动态清零”总方针和一系列抗疫举措,相当于为人民购买了一份应对疫情变化、病毒变异传播等不确定因素的保险。“动态清零”最符合中国实际。
必须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中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14亿多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我们一定能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有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责任编辑:李妍彬CN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