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


海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片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土地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21世纪的海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文化氛围、密集的高素质人才、发达的现代科技产业、田园式的生态环境,成为当今中国最富魅力、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地区之
一。丰富的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为海淀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东与西城区、朝阳区相邻,南与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区域面积430.77平方公里,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2.6%。边界线长约146.2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最宽处29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海拔50米左右的平原,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左右;区内最高峰为阳台山妙高峰,海拔米,最低处为清河东的黑泉村,海拔35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总长度119.8公里,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湖泊,水域面积辽阔。

近年来海淀区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年1-4季度海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亿元,同比增长5.9%,经济总量和增长贡献均位于全市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0.0亿元,下降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0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四个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4.8%、2.6%、4.6%和5.9%,于危机中展现出海淀速度、海淀底气、海淀力量。

丰富的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为海淀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关村奇迹般的崛起,完成了由“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再到如今“科技创新中心”的深刻转型,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民族品牌正在中关村发展壮大,“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代名词,聚集着全国重要科技战略资源,蕴涵着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是我国规模最大、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高新技术及企业的聚集地,始终引领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

全面发展教育文体事业。海淀是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区,区内科研力量、科学仪器设备、图书情报信息、科研成果等均高度密集。海淀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全市的一半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高校群体。

此外,海淀还有灿若星辰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表演、影视、出版、体育等机构,烘托出海淀浓郁的文化氛围。

海淀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层峦叠嶂、漱石流泉,又有皇家园林、亭台楼榭,其山水之美,园林之盛,古迹之多,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海淀旅游资源承古启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交相辉映,近年出现的海淀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等一批园林绿地景观,翠湖城市湿地、绿谷青清文化园等一批水景观,阜石路、远大路等一批重点道路景观,“绿谷氧吧工程”以及绿化隔离带的形成,又凭添了新的旅游风景线。海淀的西山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是离北京市区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占北京国家森林公园总数的三分之
一。

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建成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促进集体产业转型升级,-“一镇一园”建设指导意见,温泉镇起步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区、镇两级农资监管体系,积极推进镇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建成3.1公里“三山五园”绿道示范段,翠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制定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意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提供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服务。

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政策机遇,开创了海淀崭新的发展空间。未来的海淀,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海淀。

年8月,海淀区上榜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城市市辖区),位列第3位。

年5月,根据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海淀区人口数量为313.3万人,位于北京市各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

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海淀区入选。

年11月,海淀区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管理员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