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孙承宗?


孙承宗一生戎马为国效力,他是大明帝国最后的希望。孙承宗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最畏惧的敌人,也是大明帝国的最后支柱,他多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帝国于危难之中,他就是孙承宗。孙承宗,字稚绳,生于高阳,他是天启的老师,也是当时大明的权臣。万历四十七年,爆发了举国震动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李如柏所部人马逃了回来。同年,熊廷弼被任命为辽东经略,只是熊大人的脾气比较不好,容易得罪人,很快就被撤职。辽东经略这个职位一直没有人喜欢干,不是官职低,而是太过危险,天启元年的袁应泰自杀身亡,后来的熊廷弼、王化贞一个好下场都没有。熊廷弼先是被关进监狱,不久之后被杀头,还被传首九边。孙承宗当时是内阁成员,也是天启的老师,所以就算是魏忠贤也不敢奈之何。孙承宗看到了帝国的窘境,辽东经略的人选必定要是朝廷重臣,且不能轻易被人替换。所以他毛遂自荐,请命去辽东任职。天启帝也觉得这样做更稳妥,就这样孙承宗上任了。在他上任之前,就曾多次说过辽东的弊病所在。萨尔浒之战之后,满清的铁骑被神话了,不仅将领们害怕,朝廷官员也很害怕,甚至有人把女真人描述成三头六臂的怪物。孙承宗直接说出,满清并非不可战胜,屡次失败的原因就是恐惧,所以经常是军兵一碰到清军一触即溃。如果防御得当,振奋军心,那么辽东是一定守得住的。熊廷弼、王化贞丢失了关外全部领土,要不是努尔哈赤没有那么大的胃口,那就真的很麻烦。孙承宗上任之后,立刻制定了防守战略,其作战方针与熊廷弼相似,都是以守为攻,慢慢收复失地。孙承宗提拔了袁崇焕、祖大寿、满桂、赵率教等人的职务。命令其训练军兵,并开始修建防线,袁崇焕驻守宁远,祖大寿负责修筑宁远城。正是因为有孙承宗在,辽东的气象才焕然一新,山海关外400里的土地被收复。宁远城城防坚固,屯兵屯粮,并且训练了一批战斗力强悍的辽东兵关宁铁骑。天启帝朱由校还是太优柔寡断,他耳根子太软,天启五年,皇帝听信了魏忠贤的谗言,弹劾孙承宗,最后孙大人只能以养病为由辞官。新上任的辽东经略是高第,这名仁兄是出了名的胆小,上任之后,马上命令把所有军兵撤回关内。如此一来,关外的防务工程几乎就白干了,袁崇焕违反军令,誓死守卫宁远,此时的的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袁崇焕在顽强的意志下,击退了努尔哈赤的虎狼之师,打破了满清不可战胜的神话。笔者认为孙承宗的功绩,就在于他的战略思想,正是在他战略思想的帮助下,辽东才能坚守这么长时间,直到明朝灭亡的时候,关宁锦防线都没有真正被攻破。

谢邀!对于该问题我们先了解明史对于孙承宗的评价:孙承宗如果一直督师蓟辽,那么明朝也许就不会灭亡。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人。不可否认的,孙承宗对明朝边疆局势的稳定或多或少都有贡献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明史是由清朝派人编纂过的,虽说是张廷玉主持的,但手下跟着一起编纂的人大多为东林党的人,而孙承宗就是东林党。因此我们不排除清朝为维护统治而故意突出明末皇帝的无能或其它原因而故意抬高孙承宗但是个人认为只有胜利者才有编写史书的权利,而我们也不能篡改历史,对于历史我们只能持以一颗敬畏的心!

独家原创,非授权请勿转载

一、宁远大捷明天启五年(年)十月,大明辽东换帅,新任统帅高第下令放弃山海关外的防御,全军撤进关内。宁远道袁崇焕坚决反对弃守关外咽喉重镇宁远,表示与宁远城共存亡。他刺血写下誓言,守军二万将士无不振奋。先来个坚壁清野,把城外的兵民全部收到城内,城外的房屋积草统统烧毁。派祖大寿、满桂、朱梅、左辅四将守四门,十一门“红衣大炮”布置在城楼重要部位。秣马厉兵,严陈以待。后金努尔哈赤率十三万大军,来攻宁远。天启五年(年)正月二十三日,大军包围宁远,劝降。袁崇焕以红衣大炮的轰鸣声作为回答,毙敌众多,后金大营往西后退。从二十四日起,后金兵大举攻城,攻城车、钩梯正面攻击,城下万箭齐发,雨点般射入城内。明军依托坚城,死战不退,大炮猛击,滚木擂石砸下,大量杀伤后金兵。战斗激烈时,袁崇焕亲自挑土搬石头,浑身是血,依旧镇定指挥。战打到二十六日,红衣大炮的威力无比,一次次击倒成片的后金骑兵,使敌人畏惧不前。有一炮击中敌军的大营,重伤后金军中一重要人物,后金兵说是出师不利,用皮革包裹着尸体,军中大哭。于是撤军。这是明、后金近年来交战,明军的第一次胜利,大大激励了明军的士气民心。有传言称努尔哈赤就是受伤的那个首领,退军后没多久就死了。当年努尔哈赤已六十八岁,一生百战百胜,却不料挫败于宁远城下,又惭又怒,生病去世,也是有的。此战令袁崇焕、祖大寿这些人名声大噪。这一帮牛人背后,有一个真正的统帅。正是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辽东建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练兵十一万,屯田五千顷。在他统帅辽东的四年里,后金努尔哈赤没有动手,等他去职回京,努尔哈赤就立即发动了进攻。袁从焕、祖大寿、满桂这一拨人都是他从中低级官员中提拔到重要岗位,最终成为辽东大地上明军顶梁柱般的大人物。这个影响辽东攻防走向的关键人物,就是孙承宗。

二、帝师孙承宗,字稚绳,河北高阳人。人长得很威严,一丛胡子,倒竖着卷起。讲话的声音很洪亮,震得壁板嗡嗡响。他早年担任大同等地地方官的家庭老师,在边关来去,特别留意实际有效的战备工作。经常和退伍兵、中下级军官交朋友,对军事事务有直观实用的理解。他写过一首诗渔家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直笔写出士大夫不体察民情,想当然地以为风花雪月无限美好,却未识民间真正疾苦。可见此人的务实作风。在底层工作生活多年,直到万历三十二年(),四十一岁的老孙,才中进士第二名,进入仕途。阅历深厚,洞察人情的老孙,处理事务就讲究实际。年,皇宫内发生“梃击案”,牵扯到皇太子、皇贵妃等重要人物,老孙教主办人:“这个案件不能不追究,但又不能太过追究。查到一个级别,就要适可而止。”果然这么办符合了皇帝的意思。天启皇帝万历四十八年,朱由校(天启皇帝)即位,孙承宗担任皇帝的讲师。小皇帝每每听完课,觉得格外开窍,非常喜欢尊重这个老师,从来叫孙承宗“我老师”。后台这么硬,在明朝后期你死我活的权利争斗中,才一直没被折腾死。孙承宗生活的时代,明朝内忧外患不断。东北的满人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建立后金政权,成为大明的劲敌。孙承宗指出军队的弊病:军队训练不足,费用不清。武将领兵,文官招兵;前方武将上阵,后方指挥文官。政令不

一,兵将不熟。他建议集权于有能力的将军,不干涉他的领导权,主要能守住地盘,挡住敌人。小胜负不过问。才能长治久安。

三、督师辽东天启二年(年)。辽东总司令王在晋决定在八里浦筑新城,部下袁崇焕、孙元化等人坚决反对,向朝廷报告。大家都以为孙承宗懂得军事,于是孙承宗亲自出关,走到与后金交战的第一线。孙承宗认真视察了山海关一带的防务,与王在晋进行一次谈话,否决了在八里浦筑新城的举动。认知此举无异于画地为牢。他建议罢免了王在晋的职务,自任总督。听取了袁崇焕守关外以捍关内、先固守以图恢复的积极防御方略,决定到关外的战略要地宁远筑城防守。孙承宗整治军务,招收流民。大刀阔斧地在辽东进行变革,使辽东的防务面貌一新。他提拔了以袁崇焕为首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满桂一直是中下层小军官,孙承宗慧眼识英才,一路提拔,派他和袁崇焕筑宁远城。两人同心协力,使宁远城屹立在辽东前线。赵率教在辽东多年,率三十八个家丁前往屯卫所,一年后收集流亡民众五六万人。孙承宗视察之后,非常高兴,把自己的乘车也赏赐给他。一路扶持提拔,成为辽东名将之
一。孙承宗在辽东四年,手下人才济济又团结合作,在山海关外筑起了一道以宁远、锦州为中心的防线,非常有效地扼止住后金的扩张势头。以努尔哈赤的雄才大略,四年时间居然没有对明军发动新的攻势。无疑是孙承宗的防务工作,非常有效而实用,努尔哈赤拿他没办法。还是老话啊:所有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大明不缺人才,不缺军队,缺的是团结。魏忠贤、东林党、齐党、楚党各立山头,你争我夺在抢权利。孙承宗的靠山是皇帝,几次要入京面见皇帝,把魏忠贤搞掉。吓得魏忠贤跪在皇帝面前哭哭啼啼,皇帝以边关重臣不宜擅离职守为由,把已经在道上的孙承宗硬是劝了回去。明末的党争不用读史书,看看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就知道了,天地会和沐王府都是反清复明,为拥立哪个明室后人就打得你死我活。孙承宗正直不阿,得罪的人绝对不少,终于在天启五年,各种弹劾之下,不得不辞去辽东督师,回家乡养老。朝廷派大臣高弟继任,久久蛰伏的后金马上出动攻打宁远,却折戟于城下,袁崇焕得益于孙承宗的经营,终于大胜。

四、乱局崇祯二年(年),后金皇太极(已称大清)绕过关锦宁防线,从大安口攻遵化,直逼北京。时袁崇焕已是辽东督师,率祖大寿、何可纲等入援。朝中大臣也举荐孙承宗再次出山,孙承宗见到崇祯皇帝,出谋献策,直接把皇帝圈粉了,让他总负责防守后金兵的进攻。这一年十二月,变生不测。袁崇焕等辽东军与清兵在京城血战。却突然传出清兵是袁崇焕放进关来的,袁崇焕与清兵有约等消息,把袁崇焕捉拿入狱。辽东军在祖大寿、何可纲率领下正与清兵作战,遭到自家部队的炮石攻打,左右为难之际,他们率军逃跑了。孙承宗一面派人安抚祖大寿,一面向朝廷保证祖大寿的忠诚。两面斡旋下,朝廷不怪罪祖大寿。辽东军听说是孙承宗这个老上级来了,这才人心安定下来。孙承宗努力纠合下,四方增援力量渐渐强盛,清军终于被打退了。但袁崇焕也因擅杀大将,越权谈判等,再加上明军中了“反间计”,真的被杀。孙承宗临危再次受命,又赴山海关整顿军务。只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关外自高弟放弃许多据点,防线的缺口很多。原先在孙承宗手下的一拨人,在这一段的战争中,袁崇焕被杀;满桂、赵率教战死。许多幕府中的人才,都已星流云散。孙承宗登上澄海楼,挥笔写下“雄襟万里”四个大字,只怕心中也有英雄末路之感。孙承宗派人修复被毁的大凌河城,被清军击败。守卫的是被自己人寒了心的祖大寿,于是投降。孙承宗再次罢官回乡,那年他已经七十岁了。崇祯十一年(年),清军攻陷孙承宗的老家高阳。孙老一家百余人遇难。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全部战死。孙承宗被清兵抓住,他向着北京的方向跪拜后,从容地自缢而死。又过了六年,清军攻占北京,明亡。南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一个人搞不定一个时代,大部分时候连一家公司都救不了。

一个被过誉的人物。明亡清兴的历史大势,历来是专家学者讨论的重点,在这一特殊时期,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这就是孙承宗。作为明末的重要人物,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孙承宗进行了高度评价:“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皇帝的老师,忠贞的爱国者。举世无双,独一无
二。”毫无疑问,孙承宗在明朝末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苦心孤诣缔造的关锦防线一度成为后金的噩梦,根据《明朝那些事儿》的记载,直到明朝灭亡,清军都不曾攻破这道人造天堑。但是,清朝的崛起并未被阻止,关锦防线也因为皇太极多次绕道漠南蒙古入寇中原而失去作用。说孙承宗力挽狂澜,实际上不但不是对孙承宗的肯定,反而更像是对他的调侃。那么,孙承宗真实实力究竟如何?静夜史认为:

1、只知防守疏于进攻明朝和后金对峙局势的逆转,源于年的萨尔浒之败。萨尔浒之战,明朝伤亡5万多人,北方精锐席卷一空,被迫转入战略防守。而后金则越打越强,先后占据了抚顺、清河、铁岭、开原、辽阳、沈阳、广宁等地区,整个辽东除了辽西走廊,基本被努尔哈赤攻陷。后金是典型的渔猎民族,有游牧民族来去如风的特点,这意味着后金军队的机动性要远远高于明军,战斗力也比明军强悍。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是不可能在野战中打赢后金甚至消灭努尔哈赤的。看起来明朝是没有办法应对后金的崛起了。并不是,孙承宗想到个好办法,那就是缔造关锦防线。在初次了解《关锦防线》时,是通过《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感觉这个防线纵深就达200公里,实在是一把插入努尔哈赤心脏的尖刀,妙得很。但是随着资料的丰富,静夜史对这条防线也有了更多的质疑:首先,这条防线没有宽度。相比于马奇诺防线这样缺乏纵深的防线,关锦防线确实在纵深上更胜一筹。但是它没有纵深啊。这就和一个身材姣好的妹子长得一张凤姐的脸一样让人不舒服。没有宽度就意味着明朝只能期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傻乎乎地往关锦防线上撞,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皇太极很快就找到了绕过关锦防线的办法,那就是绕道漠南蒙古。其次,关锦防线纵深太长。努尔哈赤不是现代部队,他的手里也没有火箭大炮,留着200公里的纵深绝对是浪费。当初孙承宗上任前,主持辽东大局的人是王在晋,对于王在晋固守山海关并另建八里铺新城互为犄角的设想,孙承宗全盘否定,并听从袁崇焕的建议将前哨设置在宁远城。宁愿距离山海关100公里,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努尔哈赤而言绝对是够用了。然而孙承宗还是再接再厉,将前哨修在了锦州城。而锦州城是公认的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为了固守锦州,孙承宗又在锦州外围修建大小凌河据点,和锦州互为犄角。这已经不是烧钱的问题了,而是脑子的问题了。最后,关锦防线缺乏进攻跳板。伸出的孤零零的据点,你说是进攻,实际上很难奏效。如果没有横向上的左右翼配合,这个据点能生存下来都很不容易。君不见明朝初年反击蒙古也是在长城以北修建了大宁卫、东胜卫和开平卫等一系列左右遥相呼应的据点。因为没有进攻的合适跳板,孙承宗的设想注定只能在后金不注意的时候,修上一座城。然后在后金前来攻打时,再退回出发地。因为没有野战军消耗后金,关锦防线注定只能用冷冰冰的砖头挤死后金。

2、徒有局部无视全局明朝和后金对峙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漠南蒙古的态度,或者说取决于明朝对漠南蒙古的态度。从年开始,明朝和鞑靼正式停战,随即开始了边境互市,明蒙开始民族融合。明朝末年,鞑靼分裂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此时后金崛起,首先就与漠南蒙古发生了激烈冲突。黄金家族直系后裔察哈尔部首当其冲,而此时的林丹汗也有统一蒙古的雄心壮志,于是和努尔哈赤发生了数次大战。此时的明朝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姿态,但并未给漠南蒙古提供有力的支持,这导致后金采取了一系列又打又拉的手段逐渐征服漠南蒙古,等到后金和漠南蒙古结成同盟,陈兵长城以北,明朝才知大事不妙。早在孙承宗主持辽东之前,明朝曾有两任辽东经略,分别是熊廷弼和王在晋。对于后金的态势,熊廷弼提出“三方布置”的方案,即“增登莱、津门兵,而重兵屯山海关,待各镇兵马大集,登、莱策应齐备,然后三方大举进兵”。他的方案是放弃辽东巩固山海关,吸引后金前来决战,然后以登莱、津门等地从海上抄后金后路。这是一个先守后攻的设想,旨在毕其功于一役,十分凶狠。熊廷弼下课后,王在晋上任,从军需开支角度出发,提出巩固山海关,另筑八里铺新城,在不增加军队、清汰老弱、精兵简政、裁减闲杂的官员的基础上,以蓟镇原有中、东两协作为山海关的后盾。再拉拢漠南蒙古诸部,使其于侧翼给后金以有力牵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暂时稳住辽东局面。应该说,这是一招最省钱的办法,看起来很孬,但是有效!如果孙承宗能够看到辽东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后金,而在于漠南蒙古和银子,那孙承宗就应该能知道关锦防线的致命漏洞所在。如果说王在晋比熊廷弼小气,那孙承宗比王在晋更小气。在王在晋即将拉拢成功漠南蒙古各部时,孙承宗认为关锦防线可保大明无虞,于是疏远漠南蒙古各部,导致他们纷纷投向后金。在关锦防线上,孙承宗虽然收复了400里土地,但基本都是后金不要的土地,比如广宁城。这就导致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在打到后金老家沈阳之前,明朝需要修剪一系列堡垒,这个数量达到47个之多!而每个堡垒都需要驻军,这是一笔极其巨大的开支。当时的明朝财政收入才300万两,而单单一个关锦防线就需要500万两,而万里九边重镇一年也才消耗340多万两!修建堡垒只是基础,孙承宗还提拔一大批将领,增兵10多万,这让明朝虚弱的国库入不敷出。上任才一年,弹劾孙承宗的奏折就足以将他淹没。而按照孙承宗的意思,如果想要彻底消灭努尔哈赤,还需要再增兵一倍。这是拿整个大明的国运在开玩笑!当然,孙承宗也在自力更生,每年种地岁入18万两!概括起来,我们不能否认孙承宗面对清朝进攻时的高风亮节,但是关锦防线确实成为明朝的肿瘤。当然,也是清朝的摇钱树!如果静夜史是《明史》编纂者,也要好好捧一下这个战略家!多有疏漏,烦请斧正!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板荡识忠臣,说的就是孙承宗!明末的那一锅老鼠屎里面,只有孙承宗是烧汤的食材,所以最后这锅汤没法喝了,但不影响孙承宗。咱们非要不论成败,以精神人格来树立一个民族英雄,我认为孙承宗很合适,他的生凭,想找黑点喷都不容易。大明以文为尊,孙师傅也没拉帮结伙,凭本事当了帝师,九千岁最屌的时期,也就敢在背后隐晦的下下烂药,从来没敢正面杠。孙承宗是真正正人君子的事,也能从他对魏忠贤的态度上看出,到处拍马屁给九千岁建生祠时没他,后来天下汹汹铲除阉党时也没他,从头到尾,九千岁大起大落,重臣当中,不是争权夺利的,就是逢迎拍马的,只有孙承宗是坚持原则,不结交内臣,不去抬也不去踩。后来代帝监管辽事,本身不懂军事,被辽西将门糊弄,但经辽多年,最后还是根据实际情况,重拾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在辽实施堡垒战术,这本身不失是当时情况下对敌良策,但是,一个是军略确实非他所长,还有一个是辽西这帮军人的无能也太超乎他的认知底线。堡垒工事群,是对军人能力上的不足,有所补益,可以更好掩护保障部队不假,可是不是说军人就可以丧失进攻勇气,丧失主动意识,堡垒群的设置,本身就包涵相互掩护,互相协调的意思,只会龟缩死守,你能眼睁睁看别人被围攻,别人也就能眼睁睁看着你被围攻,一帮不互相支援的工事,只能一个个等着被人捉死蟹。所以,堡垒战术破产了。后来孙承宗告老还乡,清兵入关时,七十几的老头,带几十个儿孙子侄,协守高阳县城,城破自缢,怎么看都比某子孙后代,世代在我大清高官厚禄的民族英雄,更像大汉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