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厂商为什么会大洗牌


云计算自从诞生以来,就对传统IT服务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它将传统的以软硬件采购为主的IT建设模式,转为服务采购,是一种新型的服务业态。

而与传统IT服务相比,云计算资源灵活且安全可靠,同时实用性强且迅速、快捷易维护,再加上有成本低且计算能力强、统一管理、稳定可靠等优点。

所以,云计算自诞生后也是越来越被重视,甚至被视为是科技业的一次改革,因为它带来了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变化。

不过虽然云计算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但结合安全、性能、维护、网络等多方面的考量,真正将云服务做大做强,是需要强稳的根基和雄厚的资金链,小企业很难玩得转。

在国内,阿里是最先涉足云计算的,在早期大家都认为云计算没意义时,阿里就杀进云计算市场,是市场的“孤勇者”。

由于起步早,阿里云在云计算市场也是一枝独秀。不过后来当腾讯、百度、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厂商也强势入局后,云计算市场的搏杀就变激烈了,市场动荡不停歇。

按照近日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下半年)跟踪》报告,我们发现年下半年,整个国内公有云IaaS PaaS市场中,变化非常大。

对比年下半年和年下半年,阿里云由36.7%减少4.8%至31.9%,仍稳守第一;华为云由10.8%增加1.3%至12.1%;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

而天翼云从8.9%增加1.4%至10.3%;由第四位升至第三位。但腾讯云由11.1%减少1.2%至9.9%;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了。亚马逊(AWS)由7.4%增加1.2%至8.6%,但还是第五名。

可见,云计算市场不知不觉间,在年下半年,就进行了一次洗牌,而华为云、天翼云是异军突起了。

而从中国电信年财报中,其实也是能够看出端倪的,年中国电信整体营收实现了9.5%的增长。在这9.5%的增长背后,最值得期待的是来自于天翼云的营收增长。年天翼云的营收增长超过了100%,并且还是连续两年实现大幅增长。

为何巨头云集的云计算市场,电信天翼云增长这么快,排位变动也会这么大呢?原因在于经历了几年的大浪淘沙之后,云计算大厂也开始找到了差异化的竞争赛道。

各家云计算厂商,不断强化自身在产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差异化定位和竞争力,从而获得客户的青睐,增大市场份额。而天翼云,则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
一。

天翼云作为云计算国家队,一直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业务布局,在行业实践应用中有着天然的优势。

中国电信在国内本就有着众多的紧密合作伙伴,依托电信稳定可靠网络服务,大家对电信已经非常认可和熟悉了。

天翼云任借着这些优势,再经过十余年积累和沉淀后,已形成“2 4 31
X O”资源布局,可提供公、私、专、混、边全形态云服务,满足各行业多元化和新兴业务场景上云需求,实现了资源云化加速,大大降低了算力能耗,从而深受用户信赖。

而按照阿里云的说法,只有从硬件架构到固件到软件全都自研,才能做到整个技术链路的可控,它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云厂商。

而天翼云也一直坚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从TeleCloudOS4.0云操作系统、CTyunOS云服务器操作系统、混合云一体机iStack、裸金属专属云、TeleDB数据库、紫金DPU,到天翼云4.0算力分发网络“息壤”、智算平台等建立了全栈自研技术体系,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品优质且安全可靠、服务高效。

再加上中国电信本身的基础通信服务能力,结合云计算服务,电信就成摇身一变成为了全业务综合智能信息服务的高科技公司,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类型,提供有差异化的服务,比其它云计算厂商,更有全业务服务的优势,这就是天翼云的竞争力之
一。

按照IDC的预计,到年,中国的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机会。而这个机会能不能被抓住,关键在于云计算厂商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准定位,找到自己的优势应用场景,最终才能够在众多平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前天翼云已为超过200万行业客户提供上云服务,帮助大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且在政企、医疗、5G 云 AI等领域厚积薄发,全业务服务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虽然已经排名国内前

三,但对电信天翼云而言,疯狂的云计算追逐战,或许才刚刚开始,而后来者逆袭的故事,在互联网领域,从来都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