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何落到吊死煤山的地步?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后来人对大明王朝历经两百七十多年历史的深刻总结。崇祯皇帝算的上是君王死社稷的践行者,大明王朝的落幕充满了极其悲壮的色彩。崇祯皇帝十七岁开始继位,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在煤山自尽。仅仅走过了短暂的三十三年春秋。应该说崇祯在位执政期间,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做事充满雷厉风行。崇祯继位之后能够迅速的整顿朝中出现的各种弊端,打击官员之间的结党营私不正之风。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铲除了魏忠贤等人的乱党集团,重新任用一批有能力的东林党知识分子。尽管崇祯皇帝在位期间辛勤理政,以身作则,但是腐朽的大明朝已经摇摇欲坠了,靠着崇祯皇帝一己之力难以支撑。崇祯皇帝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动荡局面并不是没有想到过迁都南京之事。迁都可以短时间缓解国内政治矛盾,能够避开大清军队和李自成部的锋芒。这些利弊对崇祯来讲应该说是很清楚的。但是迁都也是有诟病的。和平时期的迁都,那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发展能够发挥更大积极作用。但是在国家发生战争时迁都,就有贪生怕死,给祖宗基业带来羞辱的成分。崇祯是个要面子的年轻皇帝,同时他又坚信在北京城遇到危险的时候,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大军必定能赶来驰援。因此他还是没有迁都南京。而是选择与北京城共存亡,与祖宗的江山社稷共存亡。可惜后来随着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迅速北上,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部队还没来得及到达,李自成部队就已经攻占了北京城。于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为了维护祖宗江山社稷的尊严而选择了自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历史上对崇祯皇帝自尽的行为,还是有很高的评价。对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也是多有颂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论述还是非常贴切的。崇祯皇帝是一位有骨气的君王。他是一位真正做到了与自己江山共存亡的皇帝。

崇祯是想过南迁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成功。第一次,崇祯与周延儒考虑南迁时,便多番嘱咐其不要泄密,却被天启后懿安皇后得知后一祖宗陵墓不保为由阻拦南迁。崇祯大怒之下逼问由谁走漏风声,直到懿安后以死相逼才不得已放弃。由此可知,崇祯绝不愿让人知晓其有南迁的意愿,也可以看出崇祯既想南迁又不想主动提出来的暧昧态度。第二次,是李明睿主动向崇祯提出要迁都,期间崇祯还与李明睿商谈过具体线路和细节。然而当李明睿以腠折的形式提出时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以动摇军心为由要求斩了李明睿,最后不得已李明睿解释说不是南迁,是皇帝御驾南征才得以脱身,南迁的事也不了了之。其实那帮大臣是怕南迁后他们的财产不保,他们的权势也会失去。由上可知崇祯南迁失败的原因大概有两点:

1.明朝的党争严重。而且这种党争并不是以朝廷利益为重,而是自己的私利。讨论政策时也不是是否可行为主而是看政策是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就可以攻击别人。在这种情况下南迁的想法是很难得到支持的,谁支持谁就相当于支持逃跑。

2.崇祯性急多疑,得不到大臣得支持。崇祯帝的性格是有缺点的。崇祯在位17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崇祯年间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其中就包括总督袁崇焕。可见崇祯的性子有多急,大臣们稍有不慎就会被革职查办甚至于被杀。试想这样的环境下哪里还有什么忠诚可言。迁都是件大事,如果得不到大部分得臣子得支持是很难实施的。

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无路可逃,最后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上上吊自杀,屹立200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崇祯本可不死,南迁后可卷土重来,但历史不可重演。在感慨崇祯皇帝的遭遇之余,我们不由得想到,他宁可自杀也不肯南迁,这背后有究竟什么隐情?其实,真实的崇祯并不想死,他很想南迁。崇祯临死时,曾愤怒的写下“文臣人人可杀”。从这话可看出,他是多么痛恨朝中的臣子。因此崇祯不肯南迁,与众臣息息相关。君臣博弈一:南迁计划搁置南迁的建议是由翰林院学士李明睿首次提出的。他不避讳北方失利的情况,向崇祯皇帝力陈形势,闯王的义军已经逼近了北京城,危急存亡之际唯一的做法就是迁都南京,可保半壁江山。崇祯听了他的建议,内心很赞同,但他表面上还在犹豫。崇祯骨子里是希望南迁的,但他不想承担历史责任。他只想做名垂青史的圣君,根本不能承受丢失国土的千古骂名,所以他不能站出来表示支持,只能以”早朝廷议,公而决之“决策寄希望给众臣,让众臣表个态,“帮助”他南迁。崇祯的心思很明显,他明明很想南迁。但缺少台阶,所以他在等,希望众臣为南迁说情。结果大失所望,关键时刻,没有一个人建议南迁,第一次公开破灭他心中的幻想。而老奸巨猾的众臣对崇祯的性格太了解了,以崇祯皇帝的行事风格,事成之后必有一场为丢失京城的替罪羊风波。到时候南迁的益处都让崇祯给占了,自己却背负了丢失国土的千古骂名,没准儿还成为南迁的替罪羊,众臣们个个都是人精,没人会这么傻。所以谁也没有公开支持南迁,众臣的装糊涂给崇祯的内心划上一道阴影,为日后崇祯写出的“文臣人人可杀”埋下伏笔。二:南迁计划被阻南迁计划虽然暂时搁置了,但李自成的军队正势如破竹的向北京袭来,大明王朝岌岌可危。因此,崇祯连夜召集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而众臣又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商议半天没有合适的对策,这时有人就提了这么一个建议,让崇祯皇帝守北京城,太子下江南。这个计策等于是让崇祯没有活路。当时的崇祯皇帝一听就怒了,说我经营十几年都不行,一个孩子能做成什么大事。众臣们知道崇祯的心思,正在权衡南迁的利弊,可当他们想到崇祯的行事风格,心里一阵后怕,断了这个念头。而崇祯也死要面子,不肯率先决策,他想让众臣们先说出来,自己好借坡下驴,但众臣们就是不说。就在这僵持中,一道“入京勤王”的圣旨再次将崇祯推向了深渊。“入京勤王”的决策还没来得及实践,崇祯再次召集众臣商讨对策,他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奏请南迁。然而,朝堂下一阵沉默,众臣们还是一如既往,不发言语。没多久,一道绝望悲惨的声音突然打破了朝堂的寂静:“保定失陷了”。保定的失陷意味着南迁道路被阻断,崇祯的南迁梦就此断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优柔寡断的皇帝和自私的众臣终究没能达成一致。试想,有君臣如此,明朝焉能不亡?总之,崇祯帝宁愿吊死在煤山,也不肯南迁,背后是数场君臣博弈的结果。在这场君臣博弈中,自私被施展的淋漓尽致,但是谁都没赢。大明王朝的桅杆断了,这失去了把控方向的船,终归被大海上波涛淹没。

崇祯没有南迁,吊死煤山,一是自己爱面子,一是文官集团的推诿扯皮。李自成占领陕西登基后,在崇祯十七年初,左中允李明睿就暗示崇祯南迁,并让崇祯抓紧决断,虽然被崇祯反对,但崇祯却让他保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对南迁之议也在崇祯考虑之内,但当时局势仍抱有幻想。但是局势恶化出乎意料之快,除了在宁武遇到激烈抵抗,基本是兵不血刃。崇祯与群臣商议对策,一是征调吴三桂入关,一是南迁。当时,崇祯主张征调五千精兵随吴三桂入关,他认为关外余兵尚多,抽调五千仍然能够支撑大局。但他并没有下达调兵命令,而是让群臣讨论商议再做决定。吴三桂一撤,不仅宁远不保,连山海关能否守住都成问题。到时候谁主张撤兵,谁就是大明罪人,袁崇焕、陈新甲的教训让大臣们记忆犹新,以首辅陈演为首一帮大臣坚决反对。最后,虽然崇祯不得不拍板,征调吴三桂入京,但陈演等仍然试图推卸责任,一议再议,一直到月底,才定下此事。此时李自成已经占领居庸关。南迁之议又提上日程,有人主张崇祯去南京,太子守北京;有的主张太子先去南京,崇祯守北京。崇祯本人更倾向自己去南京,太子守北京。但是爱面子的崇祯则希望大臣们提出此议,并以亲征的名义去南京,但是内阁陈演不愿承担责任,其他大臣又都倾向太子去南京。碍于情面的崇祯不好自己决断,硬说自己要去南京,又对太子南下不满,说“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且如此不济,孩子家又能做什么”。最终,在北京城破之后,崇祯再想派新乐侯刘文炳和驸马巩永固护送太子出城,已经为时已晚。最终不论崇祯本人,还是太子都没有逃出北京城。假如在讨论南迁之议中崇祯态度明确,假如群臣少一点扯皮,不论是太子,还是崇祯有一人能够逃到南京,之后南明的混乱局势又是另一番景象。

我是肥星星,我来回答!关于崇祯帝吊死煤山,而没有南下逃亡的原因,我个人觉得还是他自身准备不足。他内心肯定还是想过南迁的,但是当时国内情况糟糕,李自成、张献忠、清军等都是对大明形成致命威胁。可以从容南迁的时刻,由于崇祯帝和大臣闹得很僵,没有人去提意,主要是怕后期崇祯秋后算账,将南迁的锅背在自己身上,因此没有人去提议;而崇祯自己由于君王死社稷的祖宗规矩束缚,肯定也不想被这个锅,因此错过了南迁的最好时机,到后来京城被围,无法南迁,只能突围南逃的时刻,崇祯帝感觉无力回天,南谈也无法避免自己做亡国之君时,就放弃了南逃,选择了赴国难,在煤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喜欢我就关注我哦,一起交流讨论!